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5169410027发布日期:2024-05-28 点击量:252
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的认识
一、装置概述
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用于核电站、核动力装置和供热堆运行废水、核应急废水、医院放射性废水等的就地净化处理。此外,它还可以用于高毒性工业废水减容或净化处理、制药用超纯水生产、海水淡化等水处理行业。
二、处理原理与方法
放射性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尽可能地去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主要方法包括:
1.化学沉淀法:将沉淀剂与废水中微量的放射性核素发生共沉淀作用,使放射性核素转移并浓集到小体积的污泥中,从而被除去。
2.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废水中的放射性离子进行交换,达到去除放射性物质的目的。
3.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吸附,使其从水中去除。
4.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难以去除的放射性物质转化为稳定形态。
三、处理流程
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收集:将放射性废水从产生源处收集起来,避免污染扩散。
2.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悬浮物和油脂等杂质。
3.化学处理:根据废水特性加入相应的化学药剂与放射性物质发生反应,如沉淀、氧化还原等,使其转化为稳定且易于处理的形态。
4.物理处理:利用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去除放射性物质。
5.生物处理:如有必要,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
6.过滤:通过过滤装置截留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杂质。
7.检测与排放:检测处理后的废水是否达到国家或地区的排放标准,如达标则可排放。
四、设备/药剂
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器材和药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沉淀剂、氧化剂、还原剂等。这些材料和器材需根据具体废水和处理目标进行选择和配置。
五、放射性废水分类与处理
放射性废水通常分为低活性和高活性两类。低活性废水处理常用稀释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生物处理法等;高活性废水处理常用贮存法、蒸发法等。
上一篇: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建议
下一篇: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使用寿命是多少